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書寫數字經濟“新答卷”的新起點。2023年2月24日,由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寧夏回族自治區通信管理局聯合主辦,信通傳媒?通信世界全媒體承辦的“2023算力融合創新產業峰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以“數智融合 算力賦能”為主題,對算力融合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中新出席本次大會并發表致辭。
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1.8萬億元
2022年,我國“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行業主管部門大力推進打造數網協同、數云協同、云邊協同、綠色智能的多層次算力設施體系建設,三大基礎電信企業加快包括算力網絡、數據中心等在內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增速超過25%,算力規模達到全球第二,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
趙中新表示,信息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撐,算力則是支撐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底座,是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驅動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引擎。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二十大作出加快數字經濟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部署,為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趙中新強調,當前算力融合創新產業總體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尚需建立數網體系、智網體系、創新體系、安全體系,以及完善配套支撐體系、培育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
三大建議,促進算力產業融合創新
對如何促進算力融合創新產業發展,趙中新提出3點建議。
一是要優化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布局。數據中心作為算力承載的物理實體,在不斷跟隨社會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而變化。只有提升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互聯互通質量,優化數據中心跨網、跨地域數據交互,才能實現更高質量的數據傳輸服務。
二是要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門檻。加快建立完善云資源接入和一體化調度機制,以云服務方式提供算力資源。支持政企合作,打造集成基礎算力資源和公共數據開發利用環境的公共算力服務,面向政府、企業和公眾提供低成本、廣覆蓋、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務。
三是要持續完善算力產業生態。全面構建“政產學研用”算力協同創新體系,鼓勵算力生產、聚合、賦能、調度、供應、消費各環節協同創新,完善算力產業供需對接,構建互利共贏的產業新生態,推動算力產業健康有序發展。